多家銀行公告!下調!
繼6月后,主要商業銀行完成新一輪存款利率集體下調。
9月1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集體更新的人民幣存款利率表顯示,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55%,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調20個基點降至1.85%,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調25個基點,分別至2.2%和2.25%?;钇诖婵?、三個月、六個月整存整取利率保持不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較今年6月,本輪存款利率下調力度更大,上一輪3年期、5年期存款掛牌利率均下降0.15個百分點,而這一次,均下調25個基點。
此外,包括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也在9月1日同時下調了人民幣存款利率,下調涉及的期限品種、幅度與大行保持一致。
其中,興業銀行、光大銀行自2023年9月1日起執行的人民幣存款參考利率顯示,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75%,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調20個基點降至2%,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別降至2.25%、2.3%。
平安銀行更新的人民幣存款參考利率顯示,1年期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75%,2年期利率下調20個基點降至2.1%,3年期、5年期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別降至2.25%、2.3%。
浙商銀行更新的人民幣存款參考利率顯示,1年期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75%,2年期利率下調20個基點降至2.1%,3年期、5年期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別降至2.5%、2.55%。
為何存款降息?
8月17日,央行發布了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專欄首次討論了《合理看待我國商業銀行利潤水平》,指出“商業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范金融風險,需保持合理利潤和凈息差水平”。多位分析人士指出,這是央行首次提到商業銀行的“合理利潤”,銀行盈利能力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
在8月21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較上一期下降10個基點至3.45%,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變,為4.20%。超出市場預期。分析認為,當時不降5年期的LPR,就是為了緩解銀行息差壓力,維持銀行合理利潤水準。存貸款息差是商業銀行的重要利潤來源,而今年二季度以來信貸需求增長也明顯放緩,收益不足。
分析認為,5年期LPR維持不動可能基于以下幾點考量:1、縮小存量與新增房貸利差,為后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留出空間。居民房貸利率由LPR利率和加點決定,當前的問題在于部分存量房貸利率加點較新增房貸過高,二者利差過大,從而出現了大量提前還款現象。直接降低LPR不會改變二者利差關系,在利率偏低的環境下有限的降息空間要用在刀刃上。
2、保護銀行凈息差,維持銀行合理利潤。由于存款利率定價參考1年期LPR和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調降1年期LPR 10BP有助于引導存款利率下降,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同時5年期LPR不動則保護了銀行中長期貸款利息收入。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大行和商業銀行的凈息差收窄至1.67%和1.74%,低于1.8%的凈息差合理水平。8月18日三大金融部門召開會議中提及“發揮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切實發揮好金融在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中的積極作用”。
太平洋證券分析,此次國有銀行再度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意味著銀行的負債端成本將有所下降,資本約束得到一定緩解,有望提高其信貸供應能力,從而有助于后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改善其融資需求。
在分析人士看來,存款利率下調,是與銀行計劃調整存量房貸按揭利率有關,因此需要負債端作出更大調整,緩解按揭利率調整對銀行息差的沖擊。
昨晚深夜,央行跟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和《關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
自2023年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貸金融機構提出申請,由該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置換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新發放貸款的利率水平由金融機構與借款人自主協商確定,但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上的加點幅度,不得低于原貸款發放時所在城市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新發放的貸款只能用于償還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仍納入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管理。
興業證券分析,在商業銀行凈息差已經收窄至歷史最低水平的背景下,存量房貸利率和企業貸款利率的下調會導致銀行資產收益率的進一步下行,此時需要通過存款利率的下調,來保持凈息差的穩定,且存款下調幅度可能適當高于貸款利率的下調幅度,以維持金融體系穩定。在銀行貸款利率收益率下行10bp,活期存款利率下調5bp、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bp的情景下,銀行凈息差的提升幅度在2-3bp;可見,為了保持凈息差的穩定,貸款利率的下行需要匹配更大幅度的存款利率下調。
海通宏觀估算,存量房貸當前的加權平均執行利率或在4.8%附近。如果本輪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目標為最新投放的利率水平,即4.14%(2023Q1的平均利率),那么兩者差距超過60bp。截至今年上半年,存量的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總計38.6萬億元,如果按照60bp的幅度進行利率調整,或將對應減少銀行的年利息收入超2000億元,占2022年銀行業2.3萬億凈利潤的比例約10%。如果按照40bp的調整幅度進行估算,對銀行凈利潤的影響或縮減至6.7%。邊際上,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會直接減少居民的月供支出,對消費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海通宏觀稱,隨著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為了支持銀行的穩健經營,我國存款利率聯動調整或也存在空間;同時,降準的可能性也在提升。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關鍵詞: